中国姓氏探秘 中国百家姓的由来你知道吗?
时间:2020-06-01 17:57:09 点击: 次
中国的姓氏传统,经历了几千年的绵延不断的演变过程。家喻户晓的《百家姓》,一直成为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并有深刻影响的启蒙读物,到今天已有整整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百家姓》是中国流传甚广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奇书。相传为北宋初年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一位老儒生编写。《百家姓》实用性极强。中国古代农村以家庭式自然经济为主体,并且宗法观念极重,因此对姓氏十分重视,例如:中国农村族姓观念很浓厚,立家谱、族谱相当普遍,非常需要了解本族、本姓的谱系,也需要了解其他族姓的谱系。建立或查考族谱、家谱成为重要的维系族姓的社会活动内容,熟读《百家姓》就可以为此提供方便。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赠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而在文字记载中最早提到《百家姓》的,是南宋着名爱国诗人陆游(公元1125-1210年)。他有《秋日郊居》一诗:“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着面看人。”诗下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至今,学术界认为,《百家姓》很可能是宋代以前就有底本,而在北宋初年由吴越地区(杭州一带)某位无名氏儒生编辑加工成书的。一千多年以来,《百家姓》翻印了无数次,版本众多,又有各种《续百家姓》、《增广百家姓》等,当在不同时期经过多人之手删补修订。
明清两代,都曾由政府出面编撰、颁布了新的《明皇千家姓》、《御制百家姓》,企图取赵宋《百家姓》而代之,但结果都是徒劳的。明朝初年,由官方旨意,翰林院编修吴沈牵头,编成了《明皇千家姓》。它以当时的国姓“朱”字起首,以“朱奉天运”开头,共收入1968个姓氏,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进呈明太祖朱元璋。但此书在民间无法推广,至今连一个样本也没有留传下来。我们只能从《明文衡》中所载的吴沈《进<千家姓>表》一文中推知事情的大概经过。
- 1 亡命金三角 国民党残军
- 2 刘邦用4万斤黄金行贿?
- 3 细数古代给帝王破处的女
- 4 曹操为什么一定要处死声
- 5 女皇武则天豢养的“四大
- 6 林冲女人被调戏 为何其
- 7 奇闻!中国转世投胎第一
- 8 宣统三年读经“攻防战”
- 9 中国唐朝历史上为何发生
- 10 盘点西游记里的十大善良
- 1 红元宝鱼的寿命-红
- 2 体温计为什么要甩
- 3 粉色卫衣配什么裤子
- 4 揭露小偷的各种惯用
- 5 拉布拉多犬AKC标准
- 6 彩鲷的简介-彩鲷怎
- 7 孔雀鱼的饲养环境-
- 8 曼龙鱼的简介-曼龙
- 9 胖MM们的服装搭配禁
- 10 11个实用清洁小妙招
- 1 史上最牛大臣 亲手射杀
- 2 明代宗肃孝杭皇后介绍
- 3 好色皇帝朱元璋 为何对
- 4 雍正儿子的怪癖 竟酷爱
- 5 虎牢关之战 李世民如何
- 6 趣闻 汉王刘邦落难逃跑
- 7 嘉庆破格提拔的状元 竟
- 8 品尝咖喱大餐 揭秘印度
- 9 若说勤俭美德谁又能和宋
- 10 孝文帝太仁慈终其一生都